一、访谈企业简介
宝驾出行成立于2014年,是互联网汽车共享交易平台。成立初期主要从事P2P租车,于2015年10月将主营业务调整为分时租赁。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用车需求,宝驾出行不断挖掘多样化的租车产品,除P2P租车、分时租赁外,还推出拼驾、豪车俱乐部、年租宝、试驾等多场景化的驾车出行产品。
二、访谈对象介绍
李如彬,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自2001年至今,同时担任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企业学大教育集团(NYSE:XUE)创始人及董事长。
三、易观分析师介绍
王晨曦,易观汽车与交通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师。
王会娥,易观研究中心分析师。
四、互联网租车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简析
4.1 互联网租车业务模式及商业模式分析
随着共享经济理念的深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车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及车载智能硬件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不断挖掘用户需求,拓展更多细分服务场景。互联网租车市场按照租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长租、短租及分时租赁。当前汽车租赁的商业模式主要有B2C、P2P/C2C及B2B2C三种模式。
其中,B2C模式是指企业从整车企业或汽车经销商购买或租赁车辆,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汽车租赁服务。B2C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对企业资金链要求较高,其优点是车辆来源稳定、可控,车辆管理标准化;C2C/P2P模式是指企业作为私家车及租车用户的交易平台,运营车辆来源于私家车主的分享。C2C/P2P模式属于轻资产模式,对企业资金链的要求较低,其缺点是车辆来源不稳定,难以提供标准化服务;B2B2C模式是指企业作为平台为多家租车企业提供共享平台,提供分时租赁解决方案。B2B2C模式属于轻资产模式,其优点是平台上车辆资源相对丰富,可以给用户更多选择,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有利于推进行业的标准化。
4.2 分时租赁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分时租赁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A2A,A2B及A2X模式,即A取A还、A取B还及A取X还模式。
其中,A取A还是最基本的运营形态,更偏向传统的门店式运营,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商采取此种运营模式,仅有少部分达到A2B模式,没有企业实现A2X模式。
4.3 宝驾出行主要在P2P及分时租赁领域深度耕耘
宝驾拥有多样化的互联网租车业务模式,主要在P2P及分时租赁领域深度耕耘。其P2P租车布局较早,运营经验丰富;分时租赁业务采取特殊的B2B2C模式,实现平台化轻资产运营,接入垂直运营商的网点,为运营商提供预订和交易平台。
宝驾出行分时租赁业务以宝驾悦行为产品品牌,作为垂直运营商的分销商,截止2016年8月宝驾出行平台上已经接入一度用车、宜维租车、壹壹租车、绿狗租车、银建租车等运营商的网点。目前宝驾出行在运营分时租赁平台的同时,还代运营日产租车品牌-易租车的业务,并将易租车网点接入宝驾分时租赁平台。截止2016年8月,宝驾分时租赁平台上的网点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成都、西安、武汉10个城市。
五、访谈纪要&分析师评论
5.1 宝驾互联网租车业务调整
l P2P租车商业模式的局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利好宏观环境,促使宝驾将主营业务转型为分时租赁。
王晨曦:
宝驾出行为什么由P2P租车转型做分时租赁?进入分时租赁市场为什么选择的时间节点是2015年下半年?
李如彬:
对于P2P租车模式,截至2015年宝驾出行整整运营了一年半的时间,对市场有了深刻的理解,期间发现P2P模式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形式,需要车主把车共享出来,但是汽车对于个人车主来讲财产价值高,加之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使得车源供给少。
而分时租赁模式比P2P模式有更多优势:(1)车辆供给丰富,整车企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2)购车指标多,尤其是在像北京这样严格限购的城市,分时租赁更具优势;(3)充电网点的布局,充电越来越方便;(4)租车体验更好,分时租赁具有全程无人值守、智能化、自助化特点。
之所以选择2015年进入分时租赁,是因为从2015年起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支持配套充电桩安装,给予新能源汽车销售补贴,支持分时租赁业务等。
分析师评论:
P2P租车模式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共享租车模式,私家车主可以在P2P共享平台上将汽车使用权进行分享,租客通过共享平台获得汽车的使用权,此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车辆资源,提供多样化车型,发挥分享经济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中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及租车业务的标准化要求,使得P2P模式在运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车辆供需不匹配问题、风控问题等,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及环境压力,中国对新能源分时租赁业务采取支持政策,同时分时租赁模式本身存在智能化、便捷化、经济性、环保性、共享性、私密性、自主性等优点,市场逐渐火热,众多不同领域的玩家纷纷布局。宝驾出行清晰的认识到P2P模式本身的局限性及分时租赁模式的优势,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适时切入新能源分时租赁业务,不失为明智选择。
5.2 宝驾分时租赁商业模式
l 宝驾出行:采取B2B2C模式,定位第四方平台角色,实现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
王晨曦:
宝驾出行在市场中的定位如何,在行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如彬:
宝驾出行开始的P2P模式就定位于汽车共享交易平台,现在依然没有变,始终定位于线上汽车交易平台,是市场的工具,是预定和交易的平台。
宝驾出行第四方平台有两层含义:
(1)将第三方平台进行互联互通;
(2)除了做第三方平台的业务以外,第四方平台还帮助运营商构建分时租赁业务,助推行业的前进,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为分时租赁的运营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帮助第三方平台搭建分时租赁业务;帮助公车改革用车搭建分时租赁平台;或者提供一个分时租赁监管平台。
王晨曦:
现在分时租赁行业有众多的参与者,比如整车厂商、汽车销售公司、传统租车公司、互联网创业公司,甚至刚刚宣布进入租车领域的滴滴,您如何看待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及他们在分时租赁市场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角色?
李如彬:
现在不同行业的公司都在做分时租赁,主机厂商、汽车销售商,传统租车公司、像一度这样新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是宝驾的供应商,他们全部是垂直运营,自己购置车辆或者租赁车辆,赚取租车的毛利。宝驾是他们的分销商,在宝驾的平台上可以帮助他们分销车,宝驾的用户可以订他们的车。宝驾不做垂直运营,之前内部组织了一个团队,进行垂直运营是为了模拟、体验商家的运营情况,为了做样板间,了解业务,过一段时间会关闭垂直运营,核心还是平台业务。
滴滴的租车业务也是垂直运营,滴滴先从出租公司长租车辆,再出租。但差异化是滴滴通过人来提升用户体验,送车及还车都是有人运营的。同神州租车相比,滴滴没有自己的门店,其模式更像是互联网造车的模式,比如蔚来汽车、乐视造车同传统造车公司的差异是互联网造车不建设自己的4S店,全部通过网站销售,预定,付款,传统的店面仅仅是体验店。宝驾出行可以帮助滴滴分销。
王会娥:
在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方面,宝驾现在拥有哪些模式?
李如彬:
宝驾的大部分供应商是A取A还模式,少数实现A取B还模式。
王会娥:
当前宝驾出行在分时租赁市场中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
李如彬:
主要是技术方面。电子钥匙的稳定性问题,比如在恶劣环境或者极端天气的情况下,电子钥匙的稳定性有待提高;车联网技术更待提高,客户体验还不是很稳定。到2016年年底,宝驾在研发方面会更完善,在电子钥匙的稳定性及车联网技术方面会有更大的提升,会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他方面倒没有什么困难,比如在合作方面,消费者宣传等方面还是很顺利的,教育成本也比较低,资本方面相对充裕。
l 主营分时租赁的同时,发掘更多的租车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用车需求.
王会娥:
未来分时租赁可能会有哪些形式?宝驾未来会做更多的形式么?
李如彬:
汽车共享及汽车租赁的产品有很多,比如P2P租车、店面租车、送车上门的租车、分时租赁、长租、拼驾、试驾等。P2P租车是个性化的租车,车型丰富,可以提前预定;店面租车虽然要去店里取车,但是只要有车就能租到,而P2P模式中的私家车不一定能够租到;拼驾,比如我们过年回家的时候,上下班的时候都可以一起拼车;还有试驾,用户掌握方向盘,所以也是租车的一种产品。宝驾出行现在的租车产品主要有P2P租车、分时租车、拼驾、宝驾豪车、年租宝、试驾等。宝驾下半年可能会做学车。
所有的租车产品,宝驾都会去发掘,提供给消费者,满足消费者不同的用车需求。因为租车领域的产品可能都比较低频,那么就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丰富的产品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做汽车共享的平台,需要很多的教育成本,想让消费者加入,就需要有多样化的产品让消费者可以选。但未来宝驾出行的主营产品依然是分时租赁。
分析师评论:
分时租赁业务可以有三种模式,分别是B2C、B2B2C及C2C模式,但目前中国尚无采用C2C模式的分时租赁企业。
B2C模式:采取此种模式的分时租赁企业大多采取重资产模式,自己批量购买或者租赁车辆开展分时租赁业务。目前国内采用此种商业模式的企业较多,如一度用车、苏打出行等
C2C模式:采取此种模式的分时租赁企业更多的采取轻资产模式,为私家车主及分时租赁用户搭建交易平台,类似于短租业务中的P2P模式。目前国内市场由于受个人征信体系、租车标准化要求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单纯采用此种模式的分时租赁企业;
B2B2C模式:采用此种模式的企业作为平台为多家分时租赁厂商提供共享平台及解决方案,目前,中国市场有少数企业采用此种商业模式,如宝驾出行为行业提供的第四方平台
宝驾出行始终定位于线上汽车交易平台,提出第四方平台理念,为分时租赁服务商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整合垂直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商及传统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商,推动行业规范的建立和资源的共享。宝驾出行成为一度用车、宜维租车、壹壹租车、银建租车等分时租赁运营商的分销商,进一步增加垂直运营商的活跃用户及订单量,提高车辆利用率。
作为第四方平台,宝驾出行还为传统租车企业提供分时租赁解决方案,帮助其搭建运营平台,助力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在深耕P2P租车及分时租赁业务的同时,宝驾出行还根据用车场景的不同,不断挖掘汽车共享产品形式,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租车产品,以多元化服务弥补低频用车需求的短板。
5.3 行业趋势判断
l 分时租赁行业目前处于早期初级阶段,但市场前景大好,行业将在三年内爆发。
王晨曦:
宝驾出行进入分时租赁市场已将近一年的时间,您现在对市场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么,分时租赁市场现在已经发展什么阶段?您对未来行业前景的判断如何?
李如彬:
现在行业处于早期初级阶段,只能做到在某些区域布局,比如国贸、中关村等。我认为,现在在互联网租车领域的订单数上,短租占比达到80%,长租占比达到20%。但是相比去年来讲分时租赁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现在整个分时租赁市场的供给规模大约是北京3000辆车左右,上海5000辆车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运营车辆均超过10000辆时,分时租赁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若是一个城市分时租赁的车辆能够达到几万台的规模,城市分时共享的模式就可以跑起来。
我认为,2018年年底,北京、上海均可达到50000辆车左右,市场就会爆发起来,消费者可以在几百米、1公里范围内找到车。到2018年年底,在互联网租车领域的订单数量上,分时租赁占比将达到60%,长租占比达到20%,短租占比达到20%。因为分时租赁的体验好,更便捷、更智能、更经济,分时租赁就是未来的租车。
l 智能驾驶与分时租赁融合,共享经济理念更加深入
王晨曦:
您认为分时租赁市场未来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李如彬:
变的是,智能驾驶(无人驾驶)与分时租赁的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5-10年可能会实现无人驾驶。
不变的是,分时租赁的需求不会变,共享经济理念会更加深入,个人购车越少的趋势不会变。以前人们将汽车作为私有财产,希望持有汽车,未来租车方式会更加丰富,用车更加方便,不需要再买车,车辆就是工具,买车越少的趋势不会变。
分析师评论:
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充电配套设施的发展,在共享经济理念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处于政策红利期。新能源分时租赁凭借其无人化、智能化、便捷化、自由化及经济性等优势,能够满足大量本本族的自驾需求,节省用户出行、购车及养车成本,提高出行的灵活性、便捷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新型营销模式,新能源分时租赁有利于规避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问题,提升终端消费体验,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同时分时租赁厂商批量购买新能源汽车可直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细分市场,分时租赁能够快速打通充停相应环节,拉动充电设施发展。
未来分时租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各类分时租赁玩家的规模化运营,行业将在未来3年内爆发,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城市出行质量。新能源分时租赁有利于充分发挥分享经济优势,改变人们的购车理念,减少私家车购买,未来汽车的财产属性会逐渐淡化,而工具属性会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