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分析:
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实力矩阵专题研究报告》,易观智库对2014年至2016年主要互联网出行服务企业在实力矩阵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作如下解读。
1、厂商现有资源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正处于市场启动期,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区域覆盖、用户规模、资本实力、市场关注度、团队规模则是评价厂商现有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
2、厂商创新能力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正处于市场启动期,新的产品线将在未来继续开拓更多用户群,产品创新能力则是稳定现有活跃用户的基础,模式创新能力是保证现金流的前提。因此,技术实力、产品创新能力、模式创新能力和运营能力是评价厂商现有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
领先者象限分析
领先者在商业模式创新或产品/服务创新性上拥有较强的独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系统执行力能够把创新性提供给市场并获取较高的市场认可。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领先者:滴滴出行
-
新进入者:无
-
新退出者:无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并于半年后更名为滴滴出行。经过了一年的发展与扩张,滴滴出行旗下互联网出租车和专车服务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体量,并从最初的单一领域扩张成为完整城市交通O2O生态平台。目前滴滴出行除了在互联网出租车、专车领域继续深度挖掘以外,在拼车、代驾、大巴、试驾、城市物流等领域亦开始试水和发力。其滴滴车站的部署在未来也能够继续服务于滴滴出行旗下其它产品线,并通过对附近商圈及线下服务资源的整合,打造以出行为入口辐射全行业O2O的用户资源变现模式。预计滴滴出行在2016年将继续在领先者象限中深入。
-
创新者象限分析
创新者在产品/技术上的投入很大,并在商业模式、技术或者产品服务的创新性上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表现。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创新者:Uber、神州专车、e代驾、嘀嗒拼车、PP租车
-
新进入者:无
-
新退出者:无
2015年,Uber接受来自百度的投资及相关资源,其在中国的业务扩张获得加速。随着当前执法机构对P2P专车的持续关注和相关政策即将上线,主营P2P专车的Uber已在中国设立分公司以解决相关政策问题及进行下一步扩张。Analysys易观智库研究预测,Uber在2016年将加速扩张区域覆盖,并进入领先者象限。
2015年1月,神州专车正式上线。与滴滴快的、Uber主营P2P专车不同,神州专车的B2C专车模式其政策风险相对较小。神州专车在B2C专车领域的扩张手段较为激进,短时间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超越数名竞争对手。神州专车目前所有车辆来源均来自神州租车,并由第三方劳务公司统一招募、培训和管理全职专业驾驶员,为神州专车服务。神州专车的这一模式让车辆与司机来源得到统一,其服务亦达到较高的标准化程度,进而使其用户粘性保持在较高水平。Analysys易观智库研究认为,神州专车凭借其B2C模式,对政策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强,这或将让神州专车在政策实际落地之时获得更大先机。预计神州专车在2016年将继续在创新者象限中深入,并逼近领先者象限。
e代驾在2015年面临来自滴滴出行的挑战,其自身拓展速度亦开始加快。在维持原有代驾业务的基础上,e代驾开始与神州专车合作,扩张其会员体系,并推出全新的服务品牌“e车管家”,进军汽车后服务市场。预计2016年e代驾将进入领先者象限。
嘀嗒拼车在2015年通过持续创新保持其业务稳步增长,其于2015年推出的“1+1”拼车模式尚属国内首例,进一步提升单位车辆运力。但受限于其拼车业务模式,体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微创新带来的用户扩张亦较为有限。预计2016年嘀嗒拼车将继续停留在领先者象限中。
PP租车于2014年进入中国运营,在P2P租车领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持续保持增长。但受限于其P2P租车业务模式,体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尚难与B2C租车企业相抗衡。预计2016年PP租车将继续在创新者象限中保持稳定增长。
-
务实者象限分析
务实者评价拥有丰富的资源,执行能力较强,但是创新优势不明显。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务实者:神州租车
-
新进入者:无
-
新退出者:无
神州租车作为中国老牌互联网租车服务提供商,始终立足于互联网租车领域,并在中国互联网租车市场常年占据首名位置。但当前互联网租车领域陷入发展瓶颈,新盈利增长点尚未得到充分发掘。预计2016年神州租车将继续巩固务实者象限地位。
-
补缺者象限分析:
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补缺者:一嗨租车、接我云班车
-
新进入者:无
-
新退出者:无
一嗨租车作为中国老牌互联网租车服务提供商,其业务模式与神州租车高度相似,但扩张能力有限。目前一嗨租车业务重点放在用户体验优化,预计2016年一嗨租车将逼近务实者象限。
接我云班车于2015年9月获得阿里pre-A轮战略投资,其互联网巴士业务在国内亦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受限于其较重的互联网巴士业务,其扩张速度尚存瓶颈。预计2016年接我云班车将继续在补缺者象限中保持稳定增长。
欲了解互联网出行市场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智库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