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与服务矩阵
  • 资源中心
  • 关于我们

易观评论:“减肥”后的移动SNS 方能突破困境

易观分析 4905 2010-11-19 1W
事件背景: 1、2010年11月16日——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新浪公司(NASDAQ GS: SINA)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微博行业的首场技术盛宴,本次大会吸引了行业专家、草根网民尤其是各类第三方开发者的普遍关注。

  事件背景:

  1、2010年11月16日——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新浪公司(NASDAQ GS: SINA)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微博行业的首场技术盛宴,本次大会吸引了行业专家、草根网民尤其是各类第三方开发者的普遍关注。

  2、移动SNS受手机终端自身及移动互联网内容贫乏的限制,现阶段还尚未形成自有完善的应用及内容体系,这是阻碍移动SNS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易观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众多热门互联网应用也在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进行迁移,包括人人网、开心网、也包括众多生活类SNS应用都发布他们移动客户端。出于覆盖人群和完善用户的连续社交需求出发,本身无可厚非,但就目前移动SNS的表现来看,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通过对比研究认为,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进行平移的众多移动SNS平台还需要减肥,方能突破目前的发展困境和减轻微博带来的冲击:

  首先,精简应用数量,渐进改变以游戏类应用吸引用户的模式。由于手机终端自身表现和实现能力与PC终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限制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以游戏应用为吸引点在移动SNS上行不通。目前移动SNS更多的像是一个基于移动终端的游戏平台,社交关系仅是提高各平台上游戏生命周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核心。但现实的另一面,这些游戏应用本身并非为移动终端量身打造,针对性的移动SNS专门应用还较少,这又造成“内容”供给不上,从而导致移动SNS并不单独具有较大吸引力。对比微博,我们可以看到内容恰恰是微博的优势,通过短短140字,就可以制造出许多的内容,而且生生不息,成本低廉,这种内容形式避免了SNS依靠游戏应用所带来的疲惫感。

  其次,加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间的内容供给和互通,满足用户体验,满足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诉求。如何发展符合移动互联网特色的SNS模式,一直都是移动SNS厂商考虑的重点。在上一条分析中,提到精简移动SNS的应用,这是减少过渡依靠应用这样高成本的内容依靠的第一步,第二步则需要根据移动SNS本身的特点,做好区别对待,在移动SNS端,区分来自不同终端的长短内容源,移动SNS靠向“微博”化,从而降低分享成本,具有独立存在的生命力。

  最后,简化移动SNS本身的沟通方式,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沟通机制,构建基于社交关系的SNS本质。对于移动SNS来讲,面对的是手机用户,从易观国际以往对于手机用户人群的跟踪显示,手机用户群体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除了要打造完善的内容体系外,还要降低使用门槛。目前来看,新用户通过移动端进入SNS,要很快速寻找到吸引点或者是建立起社交关系的门槛是非常高的。当沟通成为门槛时,本身就不利于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也就意味着目前移动SNS的用户基本上还是通过互联网SNS向移动互联网SNS平移过来,PC和移动终端的交叉的用户。因此通过与众多利于强化社交关系的功能和应用,如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的LBS,通过某一个需求点,去吸引用户,使得这种社交关系更为牢固,这才是移动SNS更大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行业是个充满创意和急速变化的行业,只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掌握用户习惯和市场热点,制定适用于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应用及信息分享机制,才能引来新生。因此,移动SNS只有通过减肥,轻装上阵,回归本源,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减轻微博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