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近日,易观国际基于对中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的多年积累,同时结合对大量业界专业人士的深访与二手资料分析,针对2013-201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延展进行梳理而完成《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报告。报告内容以讲述行业发展变化为主,行业格局为辅为主要写作思路。
易观分析:
EnfoDesk易观分析认为,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延展包含两大方面,一是从基础支付业务的角度来讲,向支付业务本身的其他领域进行拓展,提供更多元化、更全面的支付产品和业务,又叫做业务的基础性外延;支付业务基础性外延的最典型案例是互联网支付和线下支付厂商开始向移动支付拓展,2013-2014年BAT巨头纷纷布局移动支付,争夺移动端入口,推出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产品。以往在便民支付独占鳌头的拉卡拉也加强了线下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而拉卡拉推出的超级手机银行,通过APP与手机刷卡器软硬件结合的支付方式,比起单纯APP支付,使用成本及用户规格更高,同时安全性和用户粘性也相对更高;而面向企业和商户的收单产品中,在中国汇付天下、拉卡拉和钱方相继推出面向小微商户的移动POS,拉卡拉的手机收款宝更是在形态、价格和功能上重新定义了POS的价值。
另一方面,创新性较强的支付公司则在支付业务的基础之上发展跨界业务,将支付业务管道化、平台化,也叫做业务的跨界性升级。其中为了谋求利润和收入的增长,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寻求在原有支付业务的基础之上构建增值服务,如营销、用户体验改善,金融和财务管理等,构建竞争壁垒。易观把这种方式称为业务的垂直化升级,典型案例有引发全民理财的余额宝产品。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支付厂商开始基于支付业务输出自身的资源,形成跨领域、跨业务的综合支付平台,在支付业务范围扩大的同时,跨界从事电商、金融等其他业务,被称为业务的平台化的升级,其中的典型案例为,随着拉卡拉开店宝的快速崛起,形成了线上线下多终端的无缝融合,支撑起独有的社区电商业务新平台。
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虽然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延展普遍有向移动端和线下支付外延,以及在支付的基础上发展跨界业务的趋势,但不同类型的支付厂商,根据支付原有业务的不同,其业务延展的形式和方向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又分为多元化业务延展和系统化业务延展。
多元化延展的增值服务是建立在支付入口的用户黏性之上的,也就是对原有支付用户和原有支付业务的增值化,但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大量的新增用户和扩大支付业务的增量,所以垂直化延展的形式基本是面向行业以及企业用户的行业支付厂商,如快钱、易宝等。
系统化业务延展则是在通过支付业务的重新布局,形成整合平台的效应,在扩大支付业务的同时,也在扩大扩界业务的范围。如果说垂直化延展不同是建立支付厂商封闭性的闭环内,那么系统化延展则是开放型的平台资源输出。
拉卡拉实施的是典型的系统化业务延展策略。2013年,拉卡拉凭借手机钱包和刷卡器等产品,其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展突出,位居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额第二名,与支付宝、财付通一起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2014年初,拉卡拉开始发力线下移动收单业务,推出拉卡拉手机收款宝,满足小微企业的收单需求,产品上市后一个多月的销售量便达到50万台;在平台能力方面的升级,主要依托于拉卡拉在全国300多所城市成熟运营的30万个便民终端,借助适合社区用户习惯和认知推出的拉卡拉开店宝,发展电商化O2O平台。我们可以发现拉卡拉手机收款宝、手机钱包和刷卡器、开店宝都围绕着社区间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欲了解第三方支付市场更多内容,请访问EnfoDesk易观智库 www.enfodesk.com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