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自马云抛出了这句言论之后,阿里的金融业务发展态势就扶摇直上,同时吸引着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了金融行业,传统商业银行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在危机感的驱使下积极布局,从最初的被迫改变、消极跟随到现在的主动出击,寻求创新,互联网化创新已经被商业银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2014年,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动作频频,开拓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理财、P2P、电商以及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领域全面开花。纵观全年,其方向主要体现在平台化和移动化建设。
继建行善融商务上线之后,工商银行的电商平台“融e购”也于2014年1月12日正式上线,其定位是打造“消费和采购平台”、“销售和推广平台”、“支付融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三流合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在全年的推广中,工商银行也更多地采取了互联网营销,在品牌形象上试图给用户带来更加“亲民”的感受。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与电商巨头相比,流量依然是银行系电商的难题之一,融e购的推出,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求变的态度。商业银行电商平台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是如何利用银行自有的优势进行创新,将客户吸引到平台上来。
民生银行近两年来在互联网创新的道路上步伐颇快,也被业内贴上了“激进”的标签。在互联网化时代,带有“激进”色彩的创新有时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敢于试错,才能创造和抓住机会:今年2月,民生银行率先在业内推出直销银行,作用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拓展客户。央行对于强弱实名制的界定也为直销银行的开户进一步扫清了障碍,截止目前,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数已突破140万,如意宝申购额超2000亿元。在民生直销银行推出之后,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以及众多城商行纷纷跟进,工商银行最近也已启动了直销银行的内部测试,目前,国内直销银行的数量已接近20家。就整体的发展来看,直销银行目前更多的是商业银行创新求变所作出的尝试,其真正的潜力与作用还未有效挖掘。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直销银行目前仍属于刚刚起步的初始尝试阶段,国外直销银行低贷款利率、高收益、薄利多销的成功经验在国内还难以复制,其机会将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开放之后。
如果说工商银行的融e购与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是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层面进行的平台化探索,那P2P则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平台化尝试,2014年2月,招商银行推出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在暂停三个月之后重新上线在业内引发关注,一时引发了包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投入P2P业务的热潮。实质上,商业银行意图通过该类平台更多的聚集小微企业,提升融资效率,降低信贷成本,有力的信用背书会让更多用户关注,由于收益率以及门槛的差别,其与P2P企业所面对的是不同的客户群体。
除了平台化的尝试,商业银行在移动端的投入明显大于往年,尤其是微信的火热,有效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社交属性的提升,从简单的服务号到目前能够进行业务办理的微信银行形态,商业银行正在不断的尝试跨界合作共赢;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其自有渠道手机银行上也在持续创新,以民生银行为例,今年其推出了自助注册客户小额支付、小微客户贷款申请和签约、信用卡在线发卡和实时购汇等特色功能,其手机银行交易量已突破3万亿元、客户数超越1200万户。招商银行则在近期推出“一闪通”,将手机卡与银行卡进行了绑定。客户能够通过手机进行大额、小额安全支付,还能够借助手机办理ATM存取款和网点业务等,而这种无卡化的尝试本身就有革自己命的意味,也凸显了商业银行对于移动金融的高度重视。
EnfoDesk易观智库认为:面对在平台化、移动化具有大幅领先优势并已涉猎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巨头们,商业银行已然还要在压力和挑战中继续前行。首先,在平台化的账户体系构建上,商业银行仍然要进行进一步尝试,考虑打通银行体系内各个用户账号,对于生态建设、数据利用以及提升用户体验都将产生强效的推动。其次,目前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仍然没有较为清晰的战略布局,截止目前没有产生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品或模式,商业银行必须赶上这趟末班车,否则就将面临移动支付领域仍然被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尴尬局面。
欲了解电子银行更多内容,请访问EnfoDesk易观智库www.enfodesk.com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