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分析:
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于市场探索期。众多厂商进入该领域,各种产品层出不穷。Enfodesk易观智库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和变迁进行总结、梳理,以客观反映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周期过程如下:
探索期(2006年-2015年):
2007年,Nike+iPod运动装备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意味着运动数字化设备首次进入中国普通消费者视野。同年,Fitbit发布首款智能可穿戴的追踪设备,到2012年Google发布Project Glass计划预示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即将到来。2014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真正爆发的元年,软硬件方面Google发布了转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操作系统Android Wear和MOTO 360智能手表,Microsoft发布了Microsoft Band,Apple发布了Apple Watch;生态系统方面,Google,Microsoft和Apple都在健康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发布了平台,分别是Google Fit,Microsoft Health和Apple Healthkit。
启动期(2016年-2018年):
健康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产品差异化加大。
2015年Apple Watch的推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关注带来更多的产品诞生,产品差异化将加大,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选择。
随着苹果发布2代Apple Watch,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愈加完善,健康类数据快速增长,健康类大数据服务将逐步成熟。
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未来使用场景广泛。
欲了解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更多内容,请访问EnfoDesk易观智库www.enfodesk.com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